繁體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繁體小說 > 四合院:躺平的我成了首富 > 第137章 做客

第137章 做客

-

週末這天,在易中海傻柱許大茂等人的幫助下,順順利利將賈東旭安葬,至於說賈家謝客宴不提也罷。

或許是趙副部長考慮到李光軍兩個孩子還比較小,因此特意安排了他的車來接李光軍一家人。

在部委大院之內,趙副部長居住在一套大概麵積150平的房子之內,而且趙副部長隻有一位秘書和服務員,並冇有專職的廚師。

而在後續瞭解中,李光軍才明白,專職廚師是正部以及以上才能夠配備,哪怕趙副部長自己請的起,目前情況下也不會配備。

就比如住房,更寬的住房,趙副部長也住的起,不過這居住麵積免租金就這麼大,再大的話就自己出租金。

這主要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涉及過線問題,趙副部長自然不會讓上麵覺得他是一位享樂之人。

而從這李光軍也知道,傻柱那位大領導,級彆是正的。

要是李光軍引起的蝴蝶效應不是太大的話,也就是說現在紅星軋鋼廠屬於部門的第一副部長,這兩年就會再往上提一提。

也難怪劇情開始之時,廠裡主要做主的還是楊廠長,那位坐正,楊廠長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趙副部長兩個兒子都送到了部隊,唯一的女兒也已經在東北的一所醫學院學習,也就他和妻子住進了這裡。

相對於仕途高歌猛進的趙副部長,作為妻子的陶桂英更多是賢內助,並冇有在意仕途之上的發展。

尤其是在趙副部長調任玉都鋼鐵廠之後,就選擇了退休。

兩人雖然都說不上老,但在這個年代也不算太年輕。

出生1915年的趙副部長,已經年過47,再等幾個月,就將年滿48歲。

至於陶桂英,也僅僅隻比趙副部長小一歲而已,現在也已經年過46歲,加上趙書記緣故,並且不給組織為她工作安排添麻煩,提前一些退休冇有絲毫的問題。

對於李光軍一家到來,陶桂英相當的高興,尤其是兩個才半歲的小傢夥,那是極為的喜愛。

或許是看出了劉玉梅比較拘束,陶桂英親切的說道:“玉梅,你不要想著你趙叔身份,就將這裡當作自己家。

要知道光軍母親當初加入組織還是我引薦的,她和光軍父親結婚,也是我從中牽的線。

隻是她一生太過要強,哪怕光軍父親犧牲之後,也不要任何人幫助。

一個人又是工作又是照顧光軍,加上身體在戰爭時期因為生光軍落下了病根,以至於四十來歲就離世了。

不過光軍也爭氣,找了你這麼好一個媳婦,相信光軍父母泉下有知,一定非常的欣慰。”

李光軍其實見到陶桂英那一刻,腦海中就浮現了其身影,其中包括他母親去世前來看望的人中,就有陶桂英,而且安葬劉萍之時,陶桂英同樣在。

隻不過當初劉萍隻是讓他稱之為陶姨,並冇有告知他陶桂英丈夫身份。

而且李光軍腦海中記憶裡,劉萍在離世之前,曾多次囑咐李光軍努力學習,若是可能的話做一個專研技術之人。

實在不行就做一個普通人,不準進入部隊,也不讓他步入政途。

或許是作為母親的自私,因為從戰爭年代過來的,加上李光軍父親犧牲在戰場上,她不希望自己兒子也走上丈夫之路。

因為那個年代過來,深知政途比戰場更加的凶險。

因此李光軍剛入廠之時纔不清楚自己原來也是有背景的人,要是早知道的話,他何必在辦公室公開頂撞魏棟國,直接找這二位就是。

劉玉梅之前畢竟事農村長大,這幾年雖然入了城,但進入彆人家做客次數極少,加上趙副部長身份擺在這,她又怎麼可能不感到拘束。

不過談到自己成為李光軍媳婦,她一臉笑意的說道:“是軍子哥不嫌棄我是農村人,也不嫌棄我文化低,嫁給軍子哥,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

“玉梅,陶姨可就要說你了,你可不要因為自己身份感到自卑。

農村人怎麼了,我和你趙叔,以及光軍父母,哪個之前又不是農村人。

至於說文化水平,除了你趙叔文化水平高一些之外,光軍父親就是典型的泥腿子,我和光軍母親也就多認識幾個字,連初中學曆都說不上。

你也不要慣著光軍,就憑這兩個孩子,你可是大功臣。

雖然你嫁入李家冇有長輩幫襯,但既然我和你趙叔回到了四九城,今後受了委屈就來告訴我們,我們幫你做主。”

李光軍心裡明白,趙副部長和陶桂英這是真把自己家當作是一家人了。

曾經或許關係也還可以,但劉萍去世之後,肯定有一些疏離,對於李光軍,看在其母親的份上,可能也就是順手幫一下。

而通過這幾年,李光軍每個季度都讓玉都鋼鐵廠運輸科捎帶一些糧食肉類等物資回去給趙副部長,這纔會有了現在這關係。

李光軍送去那些物資,對於趙副部長那級彆來說,或許並不是太重要,畢竟到了那個級彆,怎麼也不可能餓到自己和家人。

但李光軍這份心意,卻趙副部長一家人記在了心裡。

也就是李光軍這麼早就結了婚,要不然陶桂英還真想等自己女兒從學校畢業之後撮合一下兩人。

不過對於李光軍願意娶劉玉梅這樣的女孩,趙副部長和陶桂英也是很高興。

這說明李光軍是比較重感情的,為冇有因為自己事城裡人了就忘了本。

畢竟西沿溝村趙副部長和陶桂英曾經都待過,尤其是陶桂英,和劉萍在村裡待的時間還不算短。

對於劉玉梅父母是認識的,甚至曾經還抱過幼時的劉玉梅。

隨著陶桂英特意找一些話題和劉玉梅聊,逐漸的劉玉梅也冇有了剛開時那麼拘束,尤其是在聊起李光軍以及西沿溝村的時候。

得知這幾年西沿溝村並冇有出現有餓死的情況,趙副部長和陶桂英也為西沿溝村感到高興。

並且二人還表示,等哪週週末的時候,讓李光軍和劉玉梅陪著一起返回西沿溝村,他們也想去看一看西沿溝村的變化。

(備註,趙副部長和陶桂英稱呼問題,是各喊各,趙副部長稱呼是按照李光軍父親來,而陶桂英稱呼則是因為李光軍母親。)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