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新北拍賣屋,台北新北市拍賣房,法院房屋拍賣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台北新北拍賣屋,台北新北市拍賣房,法院房屋拍賣.提供台北新北地方法院2拍3拍法拍公告.銀行法拍屋資訊-法院拍賣公告-代標點交(透天、別墅、店面、公寓、套房、大樓、金拍、銀拍).買台北新北法務部國產署司法院拍賣,請指定台北新北591法拍屋樂屋網好房法拍代標公司-www.1314home.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6264最後頁
共690筆/共69頁
限貸效應影響房市違約率微升 高槓桿族面臨風險考驗2025/07/11發佈

央行自去(2024)年啟動第7波信用管制措施,為房市帶來顯著變化。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Q4全台住宅貸款違約率達0.07%,雖仍處歷史低檔,但部分區域已有升溫趨勢,顯示限貸效應逐步發酵,市場隱憂升高。



觀察六都表現,台北市違約率自Q1的0.08%升至Q4的0.10%,為七大都會區最高;新北市維持在0.07%、桃園市長期穩定在0.05%;台中市自0.03%升至0.05%,呈現微幅上升;台南與高雄則由0.06%、0.07%升至0.08%,反映部分區域風險逐漸浮現。至於新竹縣市,違約率則在0.03%與0.02%,仍為全台最低。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雖然房貸違約率目前整體仍屬安全區間,但由於房市交屋潮將至、銀行貸款成數緊縮、鑑價趨嚴,再加上貸款利率上升,使得未來違約率可能持續攀升。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台灣房貸違約率雖較國際水準偏低,但隨著部分銀行放款利率突破3%,加上近年大量預售戶即將交屋,以及2022年起所使用的寬限期將陸續到期,對高槓桿買方造成極大壓力,未來恐將出現一波違約與市場調整風暴。



尤其南二都因高科技產業題材吸引投資客進場,這類買盤多採高槓桿操作,若區域景氣下滑,將首當其衝。相較之下,新竹地區因有竹科高收入族群支撐,購屋財務體質穩健,違約率維持低檔。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上半年不完美 下半年房市恐迎之退2025/07/11發佈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6月燈號維持衰退的黃藍燈,分數是39.9分,慘況不見起色,六大構成項目呈現「一升、二平、三降」,預售屋推案量上升,成交組數、來客組數、待售建案數分數下滑,新成屋戶數、議價率持平。



6月的供給面回溫,預售物件推案量比前月增近5成,接近800億元,指標案為新北市新店區的湯泉建設案,達百億元量體規模,另有茂德建設在新北市的新莊區、新店區各推出約85億元、60億元總銷新案,亦屬亮點,還有近10案有數十億元案量。新成屋戶數分數雖與前月同分,但也微增近80戶,整體為200多戶。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由於已為上半年最後一個月份,接著來到家庭出遊的暑假期間,加上颱風季節、民俗月都將登場,利空因素一波波,再等下去就進入年底第4季,除非本規劃為928檔期案,否則6月已是壓底線的關鍵時刻,只得即刻亮相。

 







需求面依然低迷,追蹤指標建案每週平均來客組數、成交組數再降,來客組數為15.7組,成交組數是1.1組,台北市南港區、新北市林口區和三重區的個案亮點難撐大局,追蹤案中單周出現零交易紀錄案,與低於10組的賞屋量體案都達4成,案場等無人,大為影響銷售人員業績,不乏自主結案,離職謀求他路。



待售建案數量居高不下,6月來到1331案,比前月增近30案,去化龜速的房市疫情等同2021年新冠疫情三級警戒,而房災卻無法防災。其中又以桃園市銷況最為堪憂,增量較多,不論是中壢區、龜山區的熱門地帶,或是大園區、觀音區的新興區域,狀態皆傳慘烈,賣壓不言可喻。



開價與成交價的距離仍未及1成,建商開價已不再創高,實際售價卻也無讓步空間,令房價在一定水位。而台北市的議價率高於其他縣市,即使首都新案行情破百萬元已被市場接受,但還要更高則背離現況,眼下買賣多在100-120萬元,萬華區、文山區、內湖區的9字頭更傳穩定買氣,統計新建案平均開價近140萬元有其挑戰性,演變為稍大的差距空間。

 







陳炳辰指出,上半年房市孱弱,近期紛傳大咖建商有意真正降價換成交,恐怕確有必要性,若屬實則以落入絕境的桃園市將最有感,特別是二線地區,超漲價碼有望回歸理性。不過要是僅為個案而論,當前仍沒有好消息,打房政策、申貸困難的緊箍咒依舊,再面臨美國關稅調漲、台幣不斷升值的不利台灣經濟利空,第3季又為傳統房市淡季,負向展望短期不易逆轉。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住展風向球 再亮衰退燈號2025/07/11發佈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況的住展風向球,6月燈號維持象徵衰退的黃藍燈,分數是39.9分,房市慘況不見起色,六大構成項目呈現「一升、二平、三降」:預售屋推案量上升,新成屋戶數、議價率持平,成交組數、來客組數、待售建案數分數下滑。



整體而言,北台灣目前待售建案數量逾1,300案,去化龜速的房市疫情,等同2021年新冠疫情三級警戒。



住展發言人陳炳辰表示,6月的供給面回溫,預售物件推案量月增近5成、逼近800億元,指標案為新北新店的湯泉建設案,達百億元量體規模;另有茂德建設在新北新莊、新店各推出約85億、60億元總銷新案;還有近10案有數十億元案量。



新成屋戶數分數雖與5月同分,但也微增近80戶,整體為200多戶。陳炳辰表示,接下來進入家庭出遊的暑假期間,加上颱風季、民俗月登場,利空一波波,再等下去就進入年底第四季,除非本就規劃為928檔期案,否則6月已是壓底線的關鍵時刻,只得即刻亮相。



陳炳辰表示,需求面依然低迷,追蹤指標建案每周平均來客組數、成交組數再降,來客組數15.7組,成交組數1.1組,北市南港、新北林口和三重的個案亮點難撐大局,追蹤案中單周出現零交易紀錄案,案場「等無人」,大大影響銷售業績。



此外,北台灣待售建案數量居高不下,6月來到1,331案,月增近30案,去化龜速的房市疫情,等同2021年新冠疫情三級警戒,其中又以桃園市銷況最為堪憂,增量較多,賣壓沉重。



開價與成交價的距離雖仍未及1成,但建商開價已不再創高,實際售價卻也無讓步空間,讓房價停滯在一定水位。



陳炳辰指出,上半年房市孱弱,近期紛傳大咖建商有意真正降價換成交,恐怕確有必要性;若屬實,則以落入絕境的桃園市將最有感,二線地區超漲價格有望回歸理性。



不過降價若僅為個案,當前仍沒有好消息,打房政策、申貸困難的緊箍咒依舊,再加上面臨美國關稅調漲、新台幣不斷升值,不利台灣經濟,第三季又為傳統房市淡季,負向展望短期不易逆轉。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南房市回溫露曙光 新屋交屋潮成主力動能2025/07/11發佈

台南市政府地政局公布今(2025)年Q2土地與建物買賣移轉統計資料,顯示在歷經多季修正後,房市交易量出現回溫跡象。本季土地買賣達10,208筆,較上季成長6.71%,但仍較去年同期減少近3成。建物買賣方面,交易棟數為5,645棟,季增幅達34.79%,不過年減幅仍達26.40%。



值得注意的是,建物辦竣第一次登記後的移轉棟數為2,315棟,季增高達68.12%,占建物總移轉比例41.01%,顯示新成屋交屋潮對市場有顯著推升效果。



觀察各行政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最多的前三名依序為東區773棟、安平區746棟與安南區578棟,皆較上季顯著成長。其中,安平區更以263.90%的季增幅領先,展現強勁成長力道,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整體仍呈現萎縮。另有安平、安南、歸仁、善化與麻豆等區的新屋移轉比例高達6至7成,反映新建案完工交屋成為交易熱點。



台南市地政局長陳淑美提醒,雖然Q2交易表現較Q1亮眼,市場動能主要來自新屋交屋,整體仍顯示出對總體經濟變化的敏感,呼籲民眾應理性看待市場波動,審慎評估財務狀況與實際需求,地政局也將持續提供即時、透明的市場資訊,協助民眾做出穩健的購屋與投資決策。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韭菜炒房夢碎!高點進場菜鳥投客恐陷『斷頭危機』2025/07/11發佈


房市示意圖

「早知道就不碰房地產!」這是許多在2024年房市高點進場韭菜心聲。



一名不願具名的投資人買房社群透露,去年在市場樂觀氛圍下,他大膽開槓桿買進兩間預售屋,不僅房貸全上,還加碼信貸,押上全部身家賭房價續漲。沒想到市場急轉直下,如今一間賣不掉、一間租不掉,即使降價至實價登錄9折仍無人問津,每月高額還款壓力已讓他瀕臨斷頭邊緣。



這並非個案,全台類似「高槓桿套牢族」正快速增加,成為這波房市修正中最慘烈的犧牲者。



回顧2024年房市,上半年在新青安貸款、低利率環境推波助瀾下,市場瀰漫樂觀氛圍,不少投資客大舉進場,甚至出現「搶紅單」、「排隊買房」的瘋狂現象。然而,隨著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限貸令接連出爐,加上經濟成長放緩,房市從第三季開始急速冷卻。



根據金融聯徵中心數據,全台「房貸+信貸」雙貸族人數已突破39萬,平均背負612萬房貸與110萬信貸,創歷史新高。



這些在高點進場的投資客,正面臨三大致命困境:



1. 流動性陷阱



市場買氣急凍,使物件去化速度大幅放緩。以台中為例,2024年預售屋交屋量爆增,但接手買盤不足,導致許多投資客「賣壓撞牆」。即便降價求售,買方仍期待更大幅度的修正,形成「越降越沒人買」的惡性循環。



2. 租金不敵利息



部分投資客轉售為租,卻發現租金報酬率遠低於房貸利率。以雙北為例,目前平均租金報酬率僅約1.5%-2%,但房貸利率已攀升至3%以上,每月現金流呈現負值,淪為「貼錢養房」的窘境。



3. 寬限期到期



更嚴峻的是,2024年申辦的房貸寬限期將在2025-2026年陸續結束,屆時還款金額可能暴增2-3倍。房仲業者透露,已有投資客開始「認賠殺出」,寧願承受10%-20%虧損也要變現,避免後續斷頭風險。



這波房市修正,驗證「槓桿操作」致命風險



對仍在苦撐的投資客而言,與其被動等待市場回暖,不如主動尋求解套方案:可考慮與銀行協商延長還款期限或評估債務整合可能性。更重要的是,這次教訓應讓所有投資人記住,房地產並非穩賺不賠,過度槓桿在景氣反轉時,往往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未來進場前,務必預留至少2年的現金流緩衝,才能避免成為下一批「早知道」族群。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限貸效應擴大 李同榮示警:房市下半年恐現「9大慘狀」2025/07/11發佈

央行第7波限貸令執行已滿3季,雖然壓抑部分房市熱度,卻也引發副作用,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對此表示,政策如同「化療式」般打房,甚至溯及既往、傷害不少已購戶與自住族,恐怕會讓下半年房市爆發「9大慘狀」,陷入混亂風暴。



李同榮指出,限貸政策導致大量預售戶在交屋時貸款成數不足,恐出現違約、斷頭、退屋與法律糾紛;尤其政府對於「高價」與「豪宅」的定義過時,導致一般自住與換屋族也無法順利貸款,因此該政策實際上懲罰的並非炒房者,而是一般民眾。



後續可能因此引發9大亂象,包括限貸傷及無辜,例如同樣受第7波限貸約束的預售屋買方;以及自住客與首購族,因為政府對高價與豪宅的定義完全脫離市場現況,導致房價越來越高、高價門檻卻越訂越低,最後貸款困難;其他還有建商轉彎操作合購避限、低總價房產炒作激烈、人頭戶與短售頻繁、金融放貸風險升高、建商資金鏈緊張恐爆爛尾樓、房仲業陷入倒店潮等。



對於上半年全台房市交易量大減近27%,李同榮呼籲政府重新檢討限貸政策,避免擴大對市場與民生的衝擊,尤其應排除已購戶的溯及適用,並調整不合時宜的高價房定義。



同時強調,房市應從供需根本面改革,包括強化交通、擴大社宅、完善租賃市場與調整稅制,避免房市政策淪為政治工具,讓真正有需求的民眾可以安居樂業。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灣土地現值破134兆 是GDP的5倍2025/07/11發佈
各縣市中,台北市公告現值總額最高、今年超過34兆元。(記者徐義平攝)

過去幾年房價、地價飆漲,不但帶動有房地產民眾的資產增值,更令人好奇整個台灣的土地現值是多少;根據內政部地政司最新發布,今年台灣公告土地現值總額超過134兆元,相較去年還多出6.32兆元、增幅近5%。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全台公告土地現值總額約為台股總市值一倍,約是GDP總額的5倍,為國人擁有最高額的財富項目。然而,多數國人只是「坐在金礦上」,鮮少活化或交易,導致周轉率偏低且持續下降,同時也因巨額財富衍生詐騙等嚴峻問題。



至於,22縣市中則以台北市公告現值總額最高、今年超過34兆元,第二名則是新北市、逾22兆元,光是雙北市合計土地現值總額就超過56兆元、占全台土地現值比重超過4成、約41.79%。第三名則是台中市,今年公告現值總額約14.46兆元,另外,桃園市與高雄市今年度的公告現值總額則均貼近13兆元。



雙北現值超過56兆元



反觀六都以外,今年度公告現值總額最高的則是彰化縣、約3.86兆元,超越新竹縣的3.35兆元以及新竹市的2.35兆元。而今年度公告現值總額最低的縣市則為連江縣、超過281億元,房產業者指出,連江縣是22縣市中面積最小的區域、僅3037公頃,加上地理位置的因素,才會成為全台公告現值最低的縣市。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公告土地現值是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對轄區內土地,每年1月1日公告的當年公訂價格,作為土地移轉、設定典權時申報現值的參考,以及政府課徵土地增值稅、遺產稅、贈與稅的依據,在實價登錄、房地合一稅實施之前,是最重要評估不動產資產價格的依據。



雙北市因為產業、人口集中,都市開發、公共建設之資本化程度最高,因此房地產價值最高,所以公告現值佔比也最大。相對來說,連江縣有軍事禁建、保安林地、都市計畫禁建、酒廠專用、宗教專用、養殖、古蹟保存區、水源水質水量保護、生態保育、自然保育、野生動物保護區等開發限制,使用收益、持有移轉都受限,因此公告土地現值最低。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價真的在跌?寶佳傳出降價潮 專家:還沒發生但恐怕快了2025/07/10發佈



近期房市圈盛傳「寶佳全台建案降價 15~20%」,引發許多購屋族關注,不少民眾認為是撿便宜的好時機。不過,房市專家在粉專指出,目前並未觀察到大規模降價情況,但未來不排除可能發生。



何世昌表示,從全台多個縣市的新建案狀況來看,寶佳建案尚未出現外傳的全面降價幅度,「但不代表這件事不會發生,只是現階段尚未成真。」



建商何時會降價?專家點出 4 種典型情境



何世昌進一步分析寶佳歷來降價的四種情況,對於關心房價變化的購屋族來說,具有高度參考價值:



1. 同區建案去化緩慢,可能集體讓利 若寶佳發現某一區域內多個建案銷售不佳,可能會認定區域市場供需失衡,進而啟動同步降價策略,以提升買氣。



2. 成屋賣壓大,臨近交屋時讓利空間最大 相較預售案,成屋與即將交屋的餘屋若銷售不順,價格調整幅度通常較大。何世昌指出,過去曾有單價自每坪 20 萬降至 14 萬,降幅達 30%。



3. 個案表現不佳,調整價格去化 若單一建案銷況不理想,也會出現個案降價。以近期台南某個案為例,發生退款並降價重售,顯示即使整體市況尚穩,部分個案仍會進行價格調整。



4. 房市全面反轉,才會出現全台性降價 何世昌強調,只有在房市整體出現明顯反轉、類似 2014~2017 年的冷卻期時,寶佳才會展開全台降價行動,快速回收資金。



不等降價、懂談價 才是實用策略



最後,何世昌提醒購屋族,「房價是談出來的,而不是等出來的。」只要有誠意出價、展現購買意願,代銷業者往往會協助爭取讓利空間。



對於正在觀望的買方而言,與其期待全面降價,不如實地了解個案銷售狀況並主動談價,仍有機會取得合理價格。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環狀線朝成環邁進 永慶房產集團:北環段這4站還有4字頭房價2025/07/10發佈


CNEWS195250709a01

台北捷運環狀線南環、北環段已進入全面動工階段,環線逐步朝「成環」目標邁進,未來將大幅強化雙北間的交通聯繫。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盤點近一年環狀線南環、北環段站點周邊的房市交易價量。北環段部分,以蘆洲區與三重區的站點買氣最旺;南環段則以文山區的考試院站與馬明潭站交易表現最為亮眼。



北環段交易冠軍由蘆洲區的徐匯中學站拿下,近一年成交高達449件,展現驚人買氣。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徐匯中學站位於蘆洲核心的集賢商圈,聯外交通完善,並具有與中和新蘆線交會的雙捷運優勢,生活機能與通勤便利性兼具,推升房市活絡。同樣位於蘆洲區的得仁里站也有281件交易,為全線第三熱區。雖非傳統生活圈核心,但鄰近中山高,位置潛力強,未來環狀線通車,區域發展空間大、值得關注。


CNEWS195250708a02

三重區表現亦不遑多讓。五華街站與五華國小站分別以288件與198件名列交易前段班。陳金萍指出,兩站皆位於重陽重劃區內,周邊設施完善,鄰近大型商場、學區;且與台北市僅一橋之隔、車程距離北士科僅約10分鐘。房價相對親民,地理與價格優勢兼具,吸引大量通勤族與首購族入場。 陳金萍表示,蘆洲區與三重區開發成熟,生活機能與公共設施完善,加上環狀線新設站點強化交通動能,進一步帶動區域機能整合與房市發展;且相較雙北核心區具有價格優勢,受不少自住與投資族群青睞。



進一步觀察北環段房價,仍有4站平均單價維持在4字頭,包括五股區的工商展覽中心站、興珍里站,蘆洲區的得仁里站及徐匯中學站。陳金萍分析,五股區因腹地較小,可開發土地有限,加上區域內工業廠房多,過去缺乏重大建設帶動,商業動能稍嫌薄弱,讓房價一直是新北的房價凹陷區,不過,五股區鄰近多條快速道路,交通四通八達,生活機能又逐步完善,隨著產業聚落與環狀線陸續推進下,後勢發展可期。



而得仁里站在中和新蘆線生活圈較邊陲的區域,因此價格相對便宜;至於徐匯中學站雖位於成熟市區,但較多屋齡高的中古屋交易,房價仍壓在親民4字頭。



南環段以北市文山區為主,前兩名交易熱點為考試院站與馬明潭站,分別達212件與185件。陳金萍指出,兩站皆屬木柵生活圈,鄰近考試院、世新大學、景美女中及雙語學校等,綠地與文教資源豐富,生活環境佳,購屋族群以剛性自住為主。未來環狀線通車後,預期可提升木柵地區對外交通效率,房市表現有成長空間。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下半年房市恐迎「斷頭潮」 李同榮拋「九大慘狀」掀風暴2025/07/10發佈


房市下半年恐出現九大慘狀。資料照片

央行推出第七波限貸令,至今上路三個季度,雖然讓房價看似高檔降溫,交易量也急凍,但是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此政策沒教訓到投資客,卻教訓到政策頒布前已購戶,「化療式」且「溯及既往」的限貸打房,預估今年下半年房市將有「九大慘狀」。



李同榮指出,第七波化療式打房限貸令,除了溯及已購戶,更傷害到無辜的自住客,下半年面臨大量交屋潮,限貸令真正的後遺症已陸續發酵,市場將出現九大慘狀:



一、交屋斷頭、糾紛四起:由於限貸「溯及既往」,在政策頒布前的已購戶,尤其預售屋市場的購屋民眾必須受第七波限貸的約束,貸款無門,等同化療式的打房限貸,下半年大量交屋潮將面臨解約、斷頭、糾紛四起的困境。



二、換屋哀嚎:政府對高價與豪宅定義完全脫離市場現況,房價越來越高,高價定義門檻卻越訂越低,台北市民眾要買一間新房50坪,就會被定義為6000萬高價與7000萬豪宅,貸款只能三成,連首購換屋族都遭殃。



三、自住客受傷:限貸受傷影響最大的是自住客與首購族以及換屋族,貸款難度提高,購屋門檻變高,需自備款增加,反而更難入市,而換屋市場更是交易冷清,等同政府間接壓制人民換屋的需求。



四、金融業務扭曲與放款風險:銀行為搶市占採用變通放貸方案,實際房貸成數被掩蓋,部分貸款人在資金不足或景氣反轉時,恐面臨還款困難,形成銀行呆帳風險。



五、建商資金斷鏈,爛尾樓風險增加:目前大小建商面臨限貸資金斷鏈問題嚴重,各地已經有零星爛尾樓出現,一旦數量持續增加,下半年發生骨牌效應的風險就會增大。



六、交易量急凍,房仲產業變「慘」業:依賴市場交易量為生的房仲業,在上半年房市交易量急縮26.7%情況下,大量轉業潮與失業潮,甚至已到了頂店潮,下半年若交易量不回升,就會進入倒店潮。



七、首購成本墊高,購屋更困難:由於高房價結構失真,造成搶購低房價風潮:高價門檻過低,搗亂市場秩序,投資自住都轉向低總價市場,導致坪數小產品,地區房價炒高,首購宅成本墊高,購屋更困難,嚴重扭曲市場。



八、政策偏頗,官逼民反:部分建商與代銷被迫採取「轉彎」手法規避:假借「法人名義」規避自然人限貸成數,改成「一戶多戶合購」契約,亂象叢生。



九、房市交易不正常:為避開限貸規定,人頭購屋盛行,平轉、短期轉售案件增加,形成市場價格虛高,甚至助長投機氛圍。



李同榮最後提醒,房市是民生問題,央行對已購戶不應溯及既往,尤其是政府對高價與豪宅的定義已偏離市場甚遠,應適時將各地「高價與豪宅」重新定義,因應自住客與換屋客的實質需求,以防上述九大風暴持續擴大。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6264最後頁
共690筆/共69頁
聯絡資訊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環路二段423號一樓
網站QR Code
http://www.1314home.tw-Web-QR-Code
Line QR Code
http://www.1314home.tw-Line-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29,065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台北新北拍賣屋,台北新北市拍賣房,法院房屋拍賣-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